今天的日期是:2024年04月16日 星期二
022-84111444
法音宣流
浅释心与心所

    佛教一向重视“心”的作用。《华严经》中“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的佛语,被视为佛法心要的高度概括。我们看来,内在身心乃至外在山河大地,无非都是因为心所造的业力所成。大乘佛教总结为“万法唯心”,就是说,世间三界五道、出世间的声闻、缘觉皆是由心而生。然而,尽管万法唯心,心莫大焉,但包括人类在内的三界一切众生都被无明所覆,而产生贪、嗔、痴,致使烦恼丛生,最终导致生老病死的苦果。在这种认识的背景下,佛教提出了“自知其心”、“自宰其心”、“自净其心”的心理发展路线,而达到明心见性、自证自悟、自成佛道的自我解脱的终极目标。

    心所是识的所属,心与心所相配合,称为相应,心所是追随心王而作用的。菩萨为什么要先讲心法、后讲心所法呢?心法是讲八个识,是讲很复杂的心理组织。心所法是讲心的活动,就是一切的烦恼、一切的心理活动。凡夫的心本是八个即八识,它们就是精神主体,心所相应地同时生起的心理活动,一共有五十一个,即触、作意、受、想、思(以上属遍行)、欲、胜解、念、定、慧(以上属别境)、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以上属善)、贪、嗔、痴、慢、疑、恶见(以上属烦恼)、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沈、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以上属随烦恼)、悔、眠、寻、伺(以上属不定)有善的、有不善的、有无记性的,代表心所的性质各有不同。我们动念,有时候动善念,有时动恶念。但是须知:心本身是无记性的,无所谓善与不善,心与善的心所相应,就是善心、就是良性的;假定与烦恼所相应,就是不善的、就是染污的、就是不清净的。有时候我们自己睡觉、吃饭、穿衣、行住坐卧四威仪,它们无所谓善、无所谓不善,这就叫无记性。这样,心所法就可以分成三大类:善、恶、无记。

    至于心王,则是心总的能知能觉的功用,与心所俱起,而无单独的表现形式。如无心王,则无心所的作用;无心所,则无以体现心王的功能。心所,与心王相对,即人的具体的心理现象。概括的说,人的心理现象不外乎知,情,意。即认知,情感,意志。心所就是这里面更具体的种种分类。“心和则世界和平”(这其中就蕴含着“一团和气”,氤氲着一股“和风”。佛教基于其缘起思想和平等观念,向来讲究“和”,按照缘起说,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离开因缘而孤立存在,万事万物息息相关,是一种和合共生的关系。《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教就要紧紧抓住这个“和”字,广为宣教。);“心安则社会安定”(说到为人安心,佛教自有其般若智慧。佛祖于菩提树下静定,睹明星而悟道。他说:“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这两句话表明,佛祖此时此地已达到“安静”的极致。有了佛祖的“安静”,才有后来诸多高僧大德、修持入定的禅者流传下来的 “安心”、“心安”、“面壁”乃至由“此岸”到达“彼岸”而进入禅境的一个个佳话。所谓的安心入定,不仅仅指的是形式上的“坐禅”,更深层的意义是追求一种境界。而且佛教禅法的修习更注重伦理道德的修养。禅法以“戒”为根基,所谓“禅定心城,以戒为基”,主张只有满足一定的心理和行为道德规范,才有可能产生良性“安定”的境界。)“心净则国土净”(六祖慧能大师在《坛经》中说:“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引自《维摩诘经》)。”只有内心平和与安定,才有外在的和谐与安宁。内有不和的心因,外就有不和的事缘,彼此互相影响,推波助澜,才会形成种种冲突、暴力乃至战争。所以禅宗认为,外部的“净”来自心“净”。对此,六祖慧能进一步指出:“东方人但净其心即无罪;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罪过),迷人愿生东方。两者所在处,并皆一种心地。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这段话的中心意思就是说,不觉悟的人向外求“净”,岂不知“心净则佛土净”,只要心干净了,佛就在心中。)“心慈则人民幸福”(佛陀要求众弟子,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法华经》)众生需要快乐与幸福,要设法给予他,见人受苦受难,内心起同情心,给人安慰。为了使慈心发扬光大,光靠佛教本身还是不够的,必须把慈心普及到整个社会,使大家都明白,心慈的人,使别人得到幸福的同时,自己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心平则天下平”(这是佛教以他的独特方式给世界带来的关怀与安慰。内心的不净之处莫非由贪嗔痴之所引起,并由贪嗔痴所支配的身口的行为加以系统地表征。所以,所谓心灵的净化过程无非是制止贪嗔痴等烦恼扰乱心灵的过程。对于一个个体来说是如此,对于一个由一定数量组成的团体??国家亦复如是。一个国家需要收敛它自身的贪婪才能不恃强凌弱,才能得到他国的尊重,才能维护一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仁慈与爱,是开放自他心胸的因素,根据佛教"唯识论"的理论来推断的话,好与坏、美与丑、乐与苦,喜与忧等这些都是由内心造作而成的,心与心所是最大祸首。你对他人的爱与仁慈是否感受到?对于他人对人、事、物的真诚付出方式等等,由于你对他人的误解或不能正确理解,你会从内心出生一些负面情绪,诸如贪心、嗔恨、嫉妒、悲伤、愤怒等等,并且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给自他制造了善法的违缘,障碍自己的清净心,从而毁灭解脱所需的善法等资粮的积累,只有能感受到他人的发心正确才可以与他人正确地相处与交流。

    心与心所的差异,在与关照外境的方式不同,贪嗔痴喻为心灵深处的毒瘤,是所有佛教徒在修行中要加以对治和根除的,只要将心灵深处的贪嗔痴等毒素加以清除,心灵得到逐步的升华和净化。

天津市佛教协会 妙贤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