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日期是: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022-84111444
法音宣流
将此身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荐福庵始建于民国12年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是皖籍人士周馥的祠堂家庙,因其协助李鸿章办理洋务多年,所以在津门很有影响。周馥之孙周叔鼗为天津工商界进考人士,解放后主动将祠堂献给政府,将荐福庵交于天津市佛教协会管理,文革中也遭到严重的破坏。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全寺僧俗的齐心努力,已把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庵发展成为初具规模,香火逐渐兴旺,道风井然的宗教活动场所,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寺院管理、僧众素质均有明显提高。今天借市宗教局举办佛教寺庙管理工作交流研讨会的机会向各位领导汇报荐福庵开放两年多的工作,以求得大家的帮助和指示。

一:立制度规章、建如法道场 

    九六年开放初期,寺院破烂不堪,殿堂不整,且地方窄小,资金匮乏,开放前期留下的问题很多,房屋年久失修,阴暗潮湿,有的敞盖露天,生活辅助设施陈旧破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市佛协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展修缮工作的半年时间,僧团众志成城,万缘凝聚,使道场初显寺院格局,圆满举行了三月初一的开光法会。对于一座新近开放的寺院建章立制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就不可能如律如法地进行管理,在寺务管理委员会及全体僧人的民主协商下,建立了寺庙管理制度、 教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寺院是僧尼学修、住持、弘扬佛法的道场,又是联系广大信众的佛地。如何加强管理,团结大众共同护持三宝,是一门涉及方方面面的学问。

    全庵十余位僧尼来自七个省市,文化水平、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点,在建立大殿、斋堂、库房,客堂等寺庙管理制度,同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请职后大众尽职尽责,笃信因果,使寺院有机地运转。来往僧人挂单、佛事登记,由知客负责;流通处法物销售,全寺经济活动由副寺负责;僧众的威仪教相,大殿过堂由僧值负责;库房、厨房、卫生,消防安全也由专人负责、管理。为使常住稳定,我们规定挂单三个月定为常住,享受各项待遇,一年后省亲报销往返路费,并为主要执事申请常住户口,半月各开一次生活会,了解大家思想情绪,生活爱好和自我要求,达到心灵沟通融洽感情。

居士修学护持三宝需要僧人正确引导,每年七个佛七的启建、佛学释疑讲座的开展,紧密联系了广大信徒,每周六念佛日随喜的居士始终四五百人。经书法宝是修学的指路明灯,在得到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大藏经及国内兄弟省市弘法利生基金会的法宝布施、捐赠外,本寺还施印了几千部经书,累计向持有天津寺院归依证的居士发放达到二万余册,续佛慧命,弘扬正法。初一、十五及开放日,烧香礼拜的信众达到千人。发心服务人员的素质也直接关系到佛教徒的形象及寺院的声望。可以经常为他们讲解佛学常识、佛门规矩,要求做到态度和蔼、百问不厌、深信因果、护持常住。二年来,寺院名山朝拜团组织了上千人朝拜四大佛教名山及名刹古寺,广参博学,开拓视野,也增强了僧俗之间凝聚力,使工作迈上新台阶。

   就寺院管理而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已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财务管理制度就必须废除良心帐、袋袋帐的旧观念。经济是寺院发展的基础,加强寺院的经济管理是寺院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建庙伊始我们就请来会计、出纳,而且培养有能力的僧人就读会计培训班,通过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做到收付有据、合理合法、按时记帐、结帐,做到帐表相符、数字真实、内容完整。日常开销,功德箱地开启建立了相应制度,切实做到大众监督、民主理财、定期向佛协上交报表,逐步走向正规化、法制化道路。

二:树正信正念、荷如来家业

   在做好寺院管理上,首先要加强对僧人的信仰建设和道风建设。开放两年来,寺院始终坚持早晚课诵、二时过堂、半月诵戒、过午不食、无事不出山门,僧众上下和合共住,道场清净庄严。信仰建设是核心,道风建设是根本。作为出家僧宝,理当素食、独身、僧相庄严,杜绝信仰淡化,道风败坏。戒律是僧中六和之首,无戒律则成一盘散沙,故为修道之总务,佛法之慧命。依据戒律,我们制定了上殿制度;过堂制度;诵戒制度及学习制度。规定必须坚持早晚课,无故不得请假、早退,且要唱念整齐,威仪肃整;过堂则要食存五观、受食如法,不得开小灶、别众食、不出名相食、或将斋饭带回僧寮、晚餐原则上不开小灶,坚持过午不食;半月诵戒、忏悔、朝暮诵经、礼佛,始终恒持。开放至今树立了良好的道风形象,居士信徒有口皆碑,围绕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提高佛教四众素质这个重点进行了时事政策法律法规、教义教理、佛事仪规的学习,全面提高了僧众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作为寺院的当家,必须廉洁自律、以身作则,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身教重于言教,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才能增强凝聚力。而且必须做到通教义教理;晓时事政策;精寺院管理;讲因果修持,在执行寺院各项制度上起模范带头作用,这样才会使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

   佛教一贯提倡“扶贫济困,为善最乐”的精神和“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教义,扶贫济困、捐资助学、认养动物,慈济孤残等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开展、继承和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使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开放之初,在资金严重匮乏的情况下,我们竭尽全力为天津市儿童福利院伤残儿童、老年护理院的孤寡老人及大直沽的特困户捐衣捐物,并送去生活必需品和供果、钱物达数千元。佛教讲“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其中报国土恩是最为重要的,只要国家的兴旺,社会的安定,才能有良好的宗教氛围和信仰的自由,由此国家的希望所在关键是教育,我们先后向河北省涞源县希望小学、甘肃岷县老区儿童、天津南开河东启智学校,捐资助学,并加入中华全国青联在天津号召为希望工程捐助的最先十位劝募者行列。

   为体现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思想,保持生态平衡,还在天津市动物园认养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梅花鹿开创了天津市社会认养动物的先河,赢得了全市各大新闻媒体及社会的广泛宣传和赞誉。张北地区强烈地震,长江、松花江特大洪灾,僧俗二众忍赤热之酷暑,耐严寒之深冬,高搭义棚募集款物,济赈灾民达十万余元、衣被二万余件,其中包括常住僧人的当月衣单费,并且冒着摄氏零下20度的恶劣天气将救灾物资及时送到灾区人民手中,成为运达张北灾区全国第一支宗教救援团体,引起很大反响。救苦救难,饶益众生,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总之,寺院管理走向正规化、法制化的道路是一次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荐福庵虽然在寺庙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尚有很多不足和差距,工作需要改进,管理水平需要提高。僧团上下和舟共济、矢志不移、学规修范、克己奉公、当好表率、日臻完善制度规章、续佛慧命,开拓未来!

这就是我们的誓言: 德才兼备上目标 ,学修并重在今朝! 

                       制度规章须恪守 ,一生誓愿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