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日期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022-84111444
法海拾珍
众生皆是我亲人

众生皆是我亲人

( 慧广)


    现在,再换个角度来谈。虽然我们都是凡夫,但如果基于人伦亲情,我们也做得到菩萨的难行和难忍。
    想想看,如果有人受到灾难,而他正是我们的父母,或儿女、兄弟姐妹、朋友,我们是不是会奋不顾身的去救他?相信是会的,尤其是为人父母者,当他见到儿女有难时,更是不计本身的安危,也要去救的。
    父母对儿女之爱,一向被世间公认是人性中最伟大、最光辉的。当儿女生病时,父母忧心如焚,心中的苦楚超过了儿女肉体上的苦;要是儿女病重了,父母甚至愿以身代,但祈祷上天,保佑儿女早日病好。这不就是菩萨行吗?不就是以生命布施吗?从怀胎十月,到生产,以至含哺,直到长大,其中的苦楚,又岂是旁人能了解的?而在儿女长大了,非得离开父母不可,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又会输于菩萨的慈悲心吗?所以,对于儿女来说,父母亲就是菩萨,为儿女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中华民族是以孝立国的,古来许多孝子的故事,真是可以感天地、泣鬼神。譬如:在中国的古代社会中,有割肉疗父母饥的,有剖腹割肝给父母做药的……这不就是菩萨以身体布施的行为吗?
    在中国,兄弟姐妹间的友爱,也是非常珍贵的。古来常有弟犯法,兄愿代弟死;或兄犯法,弟代兄受刑的。这难道不是菩萨情怀吗?
    而朋友之间,更注重义气,为了义,生命可以为朋友牺牲…….
    所以,菩萨道并不是很难,人间处处可以见到菩萨,常有人在行菩萨道。只要能在心里,有天下一家,芸芸众生皆是我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朋友的观念,自然你就会去做菩萨,不做反而不行了。试问:会有父母见到子女受苦,他们不想办法为他们解决的吗?又怎么会有子女见到父母有需要,不设法供给的?
    菩萨,就是一切众生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和朋友。是父母,所以对一切众生会慈悲;是子女,所以对一切众生会孝顺‘是兄弟姐妹,所以对一切众生有友爱……每一位众生有痛苦,菩萨都会感到切身之痛,因此,维摩诘说:”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见维摩诘所说经,大正藏第十四册五四四页中)。
    相信很多人有过这种经验,或者,相信这种事——当我们全心在思念一个人,或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常会忘了自己的存在,不知肚饿,也不想睡觉,更不知时间。由于心念专一,便会做出平常所不能做的。譬如:汉朝李广,有一次出外打猎,见到草丛中石头,以为是老虎,马上举箭一射,箭头竟然射入了石头之中:后来,知道了那是石头,再怎样用力射箭,箭都没有办法射入石头了。菩萨所做的,令凡情难以思议的行为,从这个引例,或许可以得到了解。
    菩萨,因为时时以众生为念,凡有利益,皆以他人为先,
    在大公无私之下,自然就忘了自己;忘了自己,便是无我;既然无我,谁来受苦?万事万物,都是透过主观的我而存在,
    没有了我,苦就不存在。所以,菩萨能不怕苦;同时,我既不有,属于我的身体、财物,自然能施舍了。
    因此,凡人所以不能行菩萨道,便是心中有我,并执着了我,变成画地为牢,将自己局限住,不能和一切众生打成一片。其实,从世间法皆因缘所成看来,每一个众生都必须做菩萨的:因为,人与人之间都有互相的关联,没有一个人能够离开其他人的关系,而单独生存,所以,就得互相关怀与照顾。为什么做不到呢?就是因为有我,人类的关爱便被限量在家人、亲戚与所认识的人当中,不能博爱天下,这爱也就不完美,有缺陷的了。因此,佛教要打破我执,扫除我相,达到无我的境界。


摘自《生命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