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信佛的帝王
(王汉生)
佛教传入中国已逾二千年历史,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有不少的皇帝信奉佛教,对佛教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信奉佛教,曾立精舍于宫殿内,并让沙门居在宫内,以方便礼佛。从此佛教在东晋始盛。
后秦皇帝姚兴信奉佛教,邀请龟兹高僧鸠摩罗什到长安逍遥园中,组织三千人亲自参与翻译佛经四百多卷。对姚兴恭敬有加,在他影响下,后秦国人十有八九都信佛法,对佛法的传播普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西安户县草堂寺即昔日译经之地。
南朝梁武帝萧衍更是一名佛教徒,即位初就率僧侣二万人于重云殿亲自制文发愿,舍身归佛。晚年身穿布衣,日只一食,早晚到寺院礼佛,讲演佛经。并三次舍身同泰寺,群臣只好以巨资将其从寺院赎回。下令祭庙时不得用牲畜,以免杀生;官服上不得织仙人鸟兽图案,以免剪裁时有失仁恕之心。
南朝陈武帝陈霸先,出身寒微,崇信佛法。永定二年,临大庄严寺舍身,皈依佛门,群臣曾三次请回宫。
北魏宣武帝元恪也好佛法。养西域僧人三千,常给众僧及朝臣亲讲经文,贵族竟相仿效。佛教大兴,洛阳城内造寺院五百余所,州郡有寺院一万三千余所。其妃胡氏也信佛,遍造佛寺、佛塔、佛窟。著名的龙门石窟即盛于当时。
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父子二人也喜佛法。杨坚灭陈后,下旨各地高僧大德到长安弘扬佛法,又在全国广造佛寺,建佛塔,供奉舍利,一时佛教大兴。杨广建立译经馆,组织僧人翻译佛经,
大造佛寺、浮屠。著名的山东历城柳埠村西门塔就是炀帝大业年间修建的国内现存最早最大的单层石塔。
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批准为玄奘法师译经召集人才,又为玄奘所译经书写序,即著名的“大唐三藏圣教序。”此碑与唐高宗李治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分立在西安大雁塔下塔门两边墙上。又让玄奘法师任慈恩寺住持。玄奘入寂后,皇帝下诏安葬。
武后武则天是中国第一位女皇帝,也信奉佛法。当政其间,全国佛寺、塔和石窟遍布,使佛教得到空前传播,曾禁天下屠宰牲口,捕食鱼虾。洛阳龙门石窟中奉先寺就是开凿于武则天统治时期。
唐德宗、唐宪宗、唐懿宗终生信佛,三位皇帝都曾从扶风法门寺迎取佛指舍利到宫中供奉,并送长安各寺瞻礼,用金玉锦锈珠翠为饰,有金棺银玉瓶等各种金银法器。三百里沿途,人头攒动,车马不绝,民众若狂。今天在法门寺地宫展出的唐室供奉的珍宝可见当时的盛况。
五代闽国王王审知,出身布衣,却信佛教,在他统治时,大兴寺院,诏请各地僧尼广为弘法,曾铸铜佛像高一丈六尺;铸铜菩萨像二尊,高一丈三尺。
辽道宗耶律洪基,契丹族重儒信佛,广修寺院,广造寺塔,一日出家者三千人,一年供奉僧人资财三十六万,僧人释法钧官拜司空。
元仁宗崇尚佛法,皇庆二年下令寺修佛事,改原用羊为用蔬食,后又给银三千两写佛经,未几,再增九百两。佛事名目由成宗时的五百多项,猛增数倍。
明武宗朱厚照好佛事,自称“大庆法王西天觉道圆明自在大定慧佛。”并遣人去乌斯藏迎活佛。
清康熙、乾隆两帝也崇奉佛教,在其统治期,也大造佛寺和佛塔,如承德市避暑山庄周围外八庙,皆为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期间陆续建造,并有朝廷派驻喇嘛。北京西黄寺石塔也建于乾隆年间,乾隆也曾奉母命上五台山进香。康熙帝在位六次南巡,七次东巡,五次西巡,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很多时候驻跸在寺院与寺僧谈佛说法。江南许多寺院匾额,槛联都出自两位皇帝之手,灵隐寺康熙题为“云林禅寺”就是一例。神州各地的寺院能保存至今,大都在康乾时期重修或重建的。
另外,唐中宗、唐代宗、唐宣宗、南唐李后主、国王王延钧、五代吴越国君钱俶等帝王都信奉佛法,造寺建塔,为佛教文化作出了贡献。
摘自《广东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