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日期是: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022-84111444
法海拾珍
自足就是乐

自足就是乐

林敏玉)


    年轻时,事物的外表最能吸引我们;年老时,思索是我们心智的主要特质——叔本华

日常生活中,一般人的主要乐趣来源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第一种是由满足与饮食、休息、睡眠等生命基本需要所带来的;好比,讲求美食、满足口腹之欲、身心俱疲后一场充足的好眠。
    第二种则是由身体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好比,参与各式样如打球、游泳、跑步、舞蹈、登山、旅行等体力活动。
    第三种是人际往来所得到的乐趣。好比,谈恋爱、参与社团活动、与知交朋友相聚谈天,享受家庭亲子关系等人际互动所带来的温暖与满足感。
    第四种是知性、感性所得来的乐趣。好比,观察、思考事物、欣赏音乐或文学、阅读、静修,或从事各项学门领域的研究发明等等。
    第五种是自我实现或利他所带来的满足。如工作成就被他人所肯定、一生功业足以造福大众等等。
    这些乐趣所能带来的满足感或长或短,有些活动需要友人或他人陪伴,相互取悦;有些则需要体力,例如跑步、打球;有些快乐则需要花费金钱,如像美食之好或者旅行游历;有些则需要天赋、雄心与机遇诸缘齐备;有些,则是不分年龄且独自一个人即可得到的满足,如知性、感性方面所获得的乐趣。
    亚里士多德曾说:“做到自足就是快乐。”
    年纪越长、人生阅历越丰富的人,越能够了解到这句话背后的智能;到了老年,旅行的欲望(活动力与活动欲)跟味觉、食欲、性欲一样,都会逐渐减退,也不再那么热中于社交活动,而亲朋故旧也渐渐地凋零死去。这时候,除了经济的独立自足,健康的维持之外,我们的快乐主要是依赖个人内在的财富的多少。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常以为,世上的幸福和欢乐多的是,只是需要时间、际遇与耐心等待而已,年老时,我们知道事情并非如此;有智能的人对这问题的心态完全恬静,不把自己的命跟其它更为快乐的人相比,避免自寻烦恼,尽力享受当前的时刻,甚至会为一些小事高兴不已。
    但如果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不曾花时间磨练他的感受性,锻炼他的健康,不曾培养出阅读、思索或独处静修的习惯与喜好,那么,当年纪渐长,外在活动力与社交范围逐渐减缩之后,往往便会被枯寂与烦闷的感受所侵扰。毕竟,人类的体力和精力跟心智能力有所不同,无法长时期维持高峰状态。
    在人生的任何年龄、阶段,只有内在的财富会长久地跟随我们、支持我们,它是我们唯一真正而持久的快乐来源;这些话虽是老生常谈,然而,却很少有人在人生的前半就已真正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了解它、思索它,并实际以行动配合它、履践它。究竟说来,人生的幸福很难光凭好运气就足以创造出来,而大多有赖于是否曾日日不断地付出努力且用心经营。

 

  摘自《佛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