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日期是: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022-84111444
法海拾珍
将 心 安 心

将 心 安 心

襄阳安)


    达摩被尊为中国禅宗的初祖,由他以降,相继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而到六祖慧能,开出了禅宗在中国佛教史上光辉璀璨的花果。根据《景德传灯录》的记载,达摩本是南天竺国(南印度)的王子,原名菩提多罗,后来机缘遇到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发现他的慧根,于是改他的法号为达摩(意谓“通大”,通达广大),他先在印度弘法,约有六十年时间,广度无量众生,然后在南朝梁武帝普通八年(公元五二七年)泛舟重洋,抵达中国弘法。
    达摩初抵中国时,曾受梁武帝之邀到首都金陵(今南京)与武帝对话,虔信佛教的梁武帝问他:“我就位以来,兴建寺庙、缮印佛经、供养和尚,不可胜数,称不称得上功德无量?”达摩回以“并无功德”,梁武帝接着问他什么才叫功德?达摩回答:“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真正的功德不可能用世俗的方法求得,真正的功德是圆融纯净的智能,它的本体是空寂的。)梁武帝并未领悟,因此又问:“那么什么是“圣谛”(圣者所见的真理或根本的真理、终极的真理)第一义”达摩回答:“廓然无圣。”梁武帝仍然想不通:“既然无圣,那么现在跟我讲话的人又是谁?”达摩说:“不知道”。
    这段对话,其实隐藏着达摩禅法的几个内蕴特色:其一,建庙抄经供养僧尼,不过是形式,并非本质所在,佛教的根本教旨必须超越形式,才能圆满;其次,真正功德,在于智能圆融,自性空寂,只有启发本性本心,才能悟得本来具在的佛性;第三,就是圣谛廊然,原来坦陈在那里,无需分别强加,所以才说无圣无佛,因为自心即佛,自性即佛,了悟这个自心自性,就能直入真理实相,“一悟成佛”。
    可惜梁武帝与这大圣谛圣意交肩而失,于是达摩离开金陵,北上来到嵩山少林寺,在那里“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他的“壁观”禅法,奠定其后坐禅或禅定的基础。对“壁观”,后世解释不一,根据唐代<<禅源诸诠集都序>>的说法,认为其用意在“教人安心,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达摩的安心法门,也在他与弟子的对话中表现,并绍启了此后禅宗的“机语”(机缘语句)传统。其中最有名的是,有一次他的弟子二祖慧可问他:“师父,您是不是可以开示我诸佛相传的法印?”达摩回答说:“诸佛相传的法印,并不是从他人之处可以得到的。”慧可接着对达摩说:“弟子感觉心不安宁,请求师父让我安心。”达摩说:“你把心拿来,我就帮你安放。”慧可回答达摩:“可是我找不出心来。”达摩说:“你看,我这不是已经帮你把心安好了么。”弟子无意中说找不到自己的心时,正是祖师想要揭示的实际理地。慧可当下的那句话,再一努力,再一提升,也就是开悟的钥匙了。
    慧可为了追求智能而请求达摩开示,达摩回答以法印无法别传,让他感到徬徨不安,因此请求达摩进一步开示。按照言语的世俗理路,慧可所谓“心不安宁”,说的是追求了悟过程的惶惑和疑虑,不是指肉体的心;达摩则将错就错,反过来要他“把心拿来”,慧可当然找不到他所说的那种不安宁,也不能真把体内的心掏出来,达摩这才说,心已经安好了。达摩为什么这样说呢?他其实是在暗示慧可,惶惑和疑虑的心并非真正的心,只是一时妄念,只是虚幻情境,所以尽管如何努力寻找也没有用,只有识破这一关,才能了然于“心”,真正安下心来,发见自性,达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的妙理。这就间接阐明了他告诉梁武帝“如是德不以世求”的圣谛了。
    将心安心,从不可能而跃于可能,禅宗公案的理趣便在于此吧。

摘自<<佛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