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恩 与 使 命
稽首三界尊,归依十方佛;
我今于此会,充满感恩心。
此刻,我相信大家的心情和我一样,正深深地感恩一个人。我觉得在“佛教协会五十周年纪念会”上,向他表达内心深处的感激,是非常合适的。没有他的智慧,我们不可能学到佛法的真理;没有他的慈悲摄受,我们的心灵仍旧会处于愚痴的黑暗之中。他就是人生宇宙的觉者,我们共同的老师——佛陀。
我们聚集在“纪念会”上,能够得到领导们和社会各界名流的共同祝贺,喜悦之情是不言而喻的。不管与会者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有一点却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这样一个节日般的纪念会的形成,在根本上和佛法真理的传播有着密切相关。因为佛法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祖国才会提出“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于是众多的领导们前来护持和关怀,而有佛教协会的成立,因为会长、副会长们弘法利生的悲愿,中国佛教协会才会在广济寺落成。为了使佛法真理辗转相续,高僧大德出现了,而全国佛教四众弟子都来护持。佛陀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因此可以说,对法的感恩,即是对佛的感恩,而对法的感恩,同时也即是对法的弘传者的感恩,对法的护持者的感恩,对法的学习继承者的感恩。我觉得,这样一个气氛热烈的“佛教协会纪念日”,它既是对真理传播所作出的珍贵纪念,也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者们共同的礼赞,更是对世界上痛苦和愚昧的减少,智慧和慈悲由此而增加的隆重庆典。
在这感恩的世界里,请允许我谈谈中国佛教在二十一世纪所要扮演的角色,以及每个佛子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
佛教自汉朝传入我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这期间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流变,佛教与本土文化的学术思想发生了犬牙交错的交互影响的关系。般若之于玄学,习禅之于丹道,华严之于理学,禅宗之于心学等是其主流;末流则表见于对民俗信仰的影响。我们正视历史,在鉴古知今中可以发现,事物总是沿着历史的惯性向前发展着的。佛教影响了中国本土文化,两千年的发展惯性不会突然停止,甚之,避开佛教无法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复兴。
而传统文化中,以佛儒两系为主。他们不仅奠定了我们中国人一代又一代的行为价值,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东亚文化。东西方文化的存在,自有其不可或缺的价值。西方文化之科技与民主在此信息时代,以其尽大化全球之能事,然则却导致人性的物化与人生的机械化,亦日将全人类引入穷途。有鉴于此,故于上世纪末叶的八十年代初,西方贤哲的视角开始了对东方文明的关注和研究。其实早在十九世纪初西方即有了对东方文明的反省。著名心理学研究巨子荣格即对东方文明予以了相当的肯定,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亦有盛赞佛教之语。
近年,有感于社会人文道德秩序的失调,党中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伟大而正确的方针。这给具有强烈道德色彩的传统文化中佛教的复兴带来了新的契机。人文价值的取向无疑将决定着社会秩序内在的心理结构。佛教中大乘菩萨净土思想在德化世间方面有其不可限量的光辉价值。
放眼此新旧交替之际,社会转型期的阵痛与冲击,颠覆着固有的结构,亦蕴酿着新的结构的调整。这一切亦将深刻地影响到佛教未来能否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是故可以说: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佛教是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的佛教,是有许多事情需要做的佛教。我们每一个佛子,尤其是教团寺院的管理阶层要有这样的忧患意识。
近代太虚大师对佛教内部存在的弊端,曾有总结和批评,这对我们今天仍然有相当的学习价值和指导意义。只有在自我反省和调整中才可能有佛教的二十一世纪的历史使命。
共和国建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佛教随着国家的命运而跌荡沉浮,曾有“十年文革”的痛苦历史时期。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宗教政策的落实带来了佛教的复苏,党中央的“以德治国”亦指出了佛教发展的社会价值的取向。寺院恢复了很多,佛教活动的场所有了,但匮乏的却是佛教活动内容。尤其可惜的是有较大一批佛子多未受到正规的佛教义理的教育和抉择的训练,尚游走于正信与迷信之间,从而让“法轮功”这类的邪教有机可乘。古人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是故“僧伽教育”仍是二十一世纪佛教的第一重要问题。当然佛教是四众的佛教,同时也是四众教育的问题,只是对于在家众而言是化俗的事情。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的历史文化影响,形成了各宗各派的中国化佛教。而对于古印度佛教有学派而无宗派的“阿含毗昙学”、“般若中观学”、“法相唯识学”等研究学习相对尚少,从而使人无从了解古印度佛教的原貌。所以“义学研究和学习”是僧伽教育的主线,由通达法义,同时现观谛理,方是真正的佛陀教育。这亦是整个佛教兴亡与否的生命线。
在弘法事业上,除了一些佛学院的讲法授课,几大流通处的流通经典和一些慈善机构外,还缺少很多切合时代机宜的表现方式。例如,由中国佛教协会出面组织几个弘法团巡回讲经,法师可以讲,居士也可以讲。另外象佛学院的科目设置,其思想体系多零散而乏完整,流通处所流通的经典多缺乏新式的点校整理,有高质量的科释译注疏解等亦不多见。有价值的单行本经典出版量太少,以致很多要典根本请购不到,这对个人的研究工作很是不便。还有就是佛教教团内部资金的流动运作,用在教育经费方面的太少。
佛教是世界上公认的,有着博大而完整的思想体系,更是有着精析思辩的逻辑结构的伟大宗教。然而这些似乎被我们自己废置了。在世界学术思想的论坛上,能以佛教徒的身份代表佛教思想面对世界、面对未来的人太少。是故可以说
二十一世纪的佛教,要呼唤思想界的大师,而不是意识形态上的大师。而思想者赖以生存和思维的土壤在哪里?现在某些院校师生间的情感淡化了,大不如古时之“书院”。师生间的授受关系,是佛法薪尽火传之纽带,思想启蒙与人格的感召,是变化气质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自我出家入佛学院学修以来,所看到教内有不少问题,但同时也让我感受到许多伟大的东西,故而未使我丧失对佛教伟大真理的追求与信心,反而更激励我立志向玄奘、太虚等大师学习。佛教给人的应该是慈爱与希望,让人在困难面前充满勇气。伟大的信念是落实于“平凡的服务”中,已故的妙湛法师在厦门南普陀开创的“慈善基金会”,使大众看到佛教理念的切实施行,并让我在佛法学习上加深了理解,佛法关键在于去做,正如圣辉法师和戒忍法师将佛陀之爱,体现于他们为每一个贫苦无依的人提供的帮助里!还有像惟贤法师在重庆创办的慈善机构等等。
佛教不仅给人以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给人以精神上的感动。就说去年“佛指舍利赴台供奉”之事,我虽不能身临其境,但通过凤凰卫视的观瞻和学长们的介绍,也让我全面地目睹和感受到那不可言喻的场面。在观瞻过程中,我曾无数次在内心深处感激:慈悲伟大的佛陀!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哪一个人、哪一件事能让海峡两岸的同胞像今天这样心连心;没有哪一个人、哪一件事能让两岸同胞的感恩之泪全部交融在一起,但这枚无言语的“佛指舍利”让我们做到了。是故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感叹、赞扬地说:“他是和平、善良的使者,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在这三十多天里世界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处都有战乱,所有战乱后面基本都有宗教原因,唯独我们的佛教安安静静地在海峡两岸用和平的方式卷起祥和的浪潮。”
大家知道,这两年来我们国家和我们佛教都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去年我们祖国“党的十六大”的顺利召开,紧接着“两会”的成功召开,并取得圆满结束,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无限的欢欣和鼓舞;同样,我们佛教去年“第七次佛教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并取得了圆满成功,今年六月三日又迎来了“佛教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的吉祥日。这真是“巧合”,也是“缘份”啊!我们的佛教与我们的祖国配合的如此默契,在此可以直接地说:伟大的佛教与伟大的祖国有着“共生存,同命运”的深厚情谊。这也预示着二十一世纪将是全面实现江泽民同志所提出“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美好世纪。
既然有了这么好的机遇,我们应该努力改正缺点、发扬优点,扬弃糟粕、吸收精华,勇敢地扛起二十一世纪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历史使命的大旗向前迈进。其实现在许多高僧大德,都在为这一使命而精勤地付出。特别是自去年佛教代表大会的召开,新领导班子上台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们所做出的成绩,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或许佛教边远山区少部分人对此感受不大,而身在北京中国佛学院的我们,对新领导班子上台后,为佛教所做的工作深受感动与鼓舞。
大家知道,我们佛协的新领导是老、中、青三代有机结合,并且配合得十分默契,可以说是最佳组合。因此我们想念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中国佛教会走向更灿烂的明天,是故我们身为佛子,应该对未来的佛教满怀信心与希望,但愿大家携手连心共同为二十一世纪中国佛教事业再创辉煌而努力奋斗!
摘自《福建佛教》